扫一扫
7月28日下午,由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指导,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闭幕式暨颁奖典礼在河南省郑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理事长李希奎在闭幕致辞中表示,本届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竞赛活动是一场聚焦科技创新、社会责任的青少年发明盛会。比赛中,既能见到关乎我们日常生活的暖心科创作品,也有涉及全球可持续发展、体现大国担当的科创作品。选手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创新是点亮美好生活的外在助推器,担当是推动时代进步的内生动力源。同时,本届总决赛也是聚焦友好交流、文明互鉴的青少年国际交往平台。来自全国32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的青少年,与来自南非、哈萨克斯坦等9个国家的青少年代表交流创新思想,通过联合组队感受中国非遗文化中蕴含的科技理念,共同参与“一起为和平”主题活动,合力为世界和平打卡加油,中外青少年用实际行动发出了创造未来美好生活、呼吁世界和平的青春“宣言”。在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的圆满落幕之际,希望参赛青少年选手树立创新之志,自觉将个人成长融入到国家发展中去;希望中外青少年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做友谊的桥梁,发和平的声音,共同创造人类美好的明天。
出席闭幕式的中外嘉宾有: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会长吴峥岚,河南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主任梁杰一,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赐明,郑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马志峰,牙买加驻华大使亚瑟·威廉姆斯,利比亚驻华使馆馆长哈立德·亚伯拉罕,阿根廷驻华使馆公使克里斯蒂安·索科洛夫斯基,丹麦驻华使馆科技和高等教育参赞索伦·索伦森,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华代表处副主任穆罕默德·艾哈迈德,赛事评审委员会、专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成员等,以及全国各地来郑参加比赛的部分选手共计2500余人。
国家植物园科普馆馆长王康、北京科技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教授郗安民,分别代表赛事专家委员会、监督委员会对本届赛事进行了回顾。王康表示,专家评审委员会欣喜地发现,许多作品展现出超越年龄的成熟度,更多作品展现出超越技术本身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担当。郗安民指出,监督委员会全体成员始终秉持着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守岗位,严格履行监督职责。与专家委员会、评审委员会密切协作,确保每一项规则都得到准确执行,每一个评审环节都公平公正、科学合理。
闭幕式上,本次赛事各主要奖项逐一揭晓。赛事最佳奖“金气球奖”由S组选手蔡盈盈、邵子诚组成的“边缘智创小菜包队”的作品“车辆智能安全搭火装置”获得。14组选手分别获得相应公益主题最佳奖。为鼓励获奖选手的科技创新精神,基金会向“金气球奖”和各赛道最佳公益主题奖选手颁发了“美利达”探索者型号自行车1台作为奖励。
为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少年对科技创新的兴趣,直接感受日新月异的智能科技进步,基金会再次安排宇树机器人上台表演,并与青年舞者共同演绎查尔斯顿舞,引起全场阵阵欢呼和热烈的掌声。
闭幕式还特别增加了致敬环节。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秘书长徐赐明代表主办方,向为本次赛事付出辛苦努力的安保人员、医护人员、志愿者代表们深切致敬,向为保障赛事、活动、开闭幕式顺利进行、平稳运行、安全执行的幕后工作人员深切致敬,特别感谢社会各界对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赛事和公益活动的大力支持。
至此,2024-2025学年全球发明大会中国区全国总决赛成功落幕。该赛事活动自2022年入选教育部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名单以来,全国有超过15万名中小学生积极参与,已成为国内青少年科创发明领域交流展示的重要平台,并成为连接中外青少年科创梦想和增进友谊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