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6月4日,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举行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研讨会。与会人员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秉持“开门办会、依规治会、人才强会、发展兴会”的精神,从加强党建引领、完善制度建设、强化责任担当等角度就改善社会组织管理,提升基金会工作的合法性、合规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展开研讨。
研讨会现场
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民政部等多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关于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 净化社会组织生态空间的通知》,召开全国性社会组织业务主管单位工作座谈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管理 严格规范社会组织行为的通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的文章,这都充分说明了打击非法社会组织、加强社会组织管理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对完善基金会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是现代社会建设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工作,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有力地促进了社会组织的发展。正是看中了社会组织良好的民意基础,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法社会组织以公益慈善的名义,弄虚作假、招摇撞骗,损害了社会组织的良好形象。今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国家民政部联合有关部门,本着“标本兼治”的原则,亮利剑、出重拳,目的就是绝不允许非法社会组织成为“十四五”开局起步的“绊脚石”。
与会人员一致表示,作为从事服务民间外交工作的全国性公募基金会,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要提高政治站位,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强化遵纪守法意识,严格规范自身行为,努力为党的百年华诞营造良好氛围,为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作出积极贡献。这也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党的性质宗旨的认识,增强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的内在要求。为此,基金会全体同志纷纷表态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提高政治意识
要充分认识铲除非法社会组织滋生土壤,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的重要意义。要将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上升到事关党和国家建设发展事业全局的高度来认识,强化问题意识、风险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对非法社会组织影响党和政府形象、损害合法社会组织公信力的危害性要有清醒的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有关通知的贯彻落实工作,确保通知的各项要求和措施真正落地生根,见到实效。
二、加强行为自律
包括党员在内全体工作人员均不得参与或协助非法社会组织举办活动。要时刻瞪大眼睛、坚决站稳立场、始终态度鲜明、处处提高警惕,对非法社会组织善于识别、敢于斗争,以零容忍态度坚决说“不”。
三、强化责任担当
严格对照“六不得一提高”要求,坚决做到不与非法社会组织勾连或为其活动提供便利,切实履行主体责任,举办公益慈善等各类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党的纪律和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确保活动内容健康、价值导向正确、正面效果突出、得到社会认可。
四、完善制度建设
不断加强基金会制度建设,细化相关规定,建立内审内控机制,靠制度管人管事管钱,提高基金会管理现代化程度,提升治理效能,增强员工的合法合规意识、底线意识、红线意识。
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今后将旗帜鲜明讲政治,积极有力地支持、配合打击非法社会组织专项行动;将发挥公益慈善平台优势,以创新的精神、创造的活力、创业的激情推动打造基金会公益慈善新亮点、新品牌,提升基金会工作的塑造力、影响力、感召力,通过大爱大义、润物无声的公益项目,巩固中外社会民意基础和利益基础,为中国社会组织行业健康良性发展做出应有贡献。